跳到主要內容
第1795期
2024-10-04

【記者張博媛台北報導】「集結循環的生活,找尋被掩蓋的文化。」國立臺北科技大學Aliyan原住民文化研究社(以下簡稱Aliyan)於9月16日至28日舉辦《循·幬輯》展覽,將前往台東大鳥部落田野調查的傳統技藝與精神集結,以Aliyan的視角重現部落文化,向大眾傳遞被時間掩埋的記憶。

Aliyan社員親自為觀眾導覽,並實際演示族人如何利用魚剪捕魚。 圖/張博媛攝

Aliyan社員親自為觀眾導覽,並實際演示族人如何利用魚剪捕魚。 圖/張博媛攝

展覽分成四個展區,第一展區〈汗水編織的韻律〉重現部落的耕獵及信仰,融入許多讓觀眾互動的巧思,像是Aliyan便還原狩獵場景,社員導覽時也為觀眾展現狩獵前的「點酒」儀式(註),並設計觀眾反饋環節。策展人Koza分享,這是受到族人對於狩獵精神的啟發,「切一塊肉放回山林,我們取用,但不全拿。」這象徵著對自然的感激,也是對大地的回饋,因此設計出以「山羌耳朵」造型的紙條,讓觀眾留下心得,以此傳遞原住民狩獵背後的精神。策展團隊成員之一的Kim li’在展覽最後一日回顧觀眾留下的文字,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田調時認識的林小姐(化名),雖然並非原住民,但熱愛原住民文化,並且學習排灣族語。林小姐來到展覽觀展,並在「耳朵」上以族語寫下長長回饋,令Kim li’備受感動。

註:打獵前,族人點酒,告知山神、動物神、祖靈,祈求能有獵獲且一路平安。

觀眾在觀展後,在山羌的耳朵上留下回饋,呼應「切一塊肉放回山林」的精神。圖/張博媛攝

觀眾在觀展後,在山羌的耳朵上留下回饋,呼應「切一塊肉放回山林」的精神。圖/張博媛攝

Kim li’分享印象最深刻的觀眾回饋,是來自一位非原民的林小姐(化名),以排灣族語寫下長長回饋。圖/張博媛攝

Kim li’分享印象最深刻的觀眾回饋,是來自一位非原民的林小姐(化名),以排灣族語寫下長長回饋。圖/張博媛攝

第三展區〈青年們的說 Ari maqacuvucuvung〉,以紀錄片展現部落青年對文化的詮釋,如何在傳統及現代中取得平衡,延續部落文化。在此展區中不僅聽部落青年說,也是聽在台北的觀眾們怎麼說。Aliyan擺放篝火,重現族人圍火的樣貌,鼓勵觀眾交流彼此的生命故事。導覽結束後,社長Udus鼓勵觀眾坐在篝火旁聊聊天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鄭百里分享道:「長大後祭祖,爸爸提到我們是『番仔』,才知道自己的原住民身份。」後來他參與族人舉辦的活動,逐漸拾起原住民身份認同。

Aliyan社長為觀眾介紹大鳥部落特殊服飾,以懸掛方式展示,讓服飾彷彿在空中舞動。 圖/張博媛攝

Aliyan社長為觀眾介紹大鳥部落特殊服飾,以懸掛方式展示,讓服飾彷彿在空中舞動。 圖/張博媛攝

來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原住民研究社的同學坐在篝火旁,分享自身生命故事。 圖/張博媛攝

來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原住民研究社的同學坐在篝火旁,分享自身生命故事。 圖/張博媛攝

Koza並非原住民,舉辦展覽除了是對文化的熱愛、部落的回饋,也是一種對自我認同的追尋。Koza分享自己加入Aliyan,並且策劃展覽的原因,「能藉由認識不同領域的文化,學會表達自己。」在認識原住民文化的同時,他也學會認識自己,並找到自己對跨領域文化的喜愛。前來觀展的大鳥部落族人Puljaljuyan分享道,「我在長大後才在朋友的介紹下回到部落,我認為回去就是一種認同。」一直在台北生長的他,對於社團能對部落文化有如此完整的詮釋感到動容,在看見他們的努力後,自己也想要更頻繁聯繫部落,傳承自己的語言與文化。

策展團隊利用光影變化,投射出族人耕種的模樣。圖左為大鳥部落作物,圖右為祭儀使用的芒草三腳架。圖/張博媛攝

策展團隊利用光影變化,投射出族人耕種的模樣。圖左為大鳥部落作物,圖右為祭儀使用的芒草三腳架。圖/張博媛攝

標籤:原住民 , 北科大 , 部落 , 台東

置頂